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哈尔滨市, 中国
- Landscape Architects
- 土人设计
- 年份
- 2011
这是城市中心海绵体营造及其效果观察的一个实验,运用中国农业传统中的桑基鱼塘技术,对城市低洼地进行简单的填-挖方处理,营造了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体。结果表明,用百分之十的城市用地,就可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乡土生物栖息地,城市休憩以及提升城市的品质和价值。
1场地与挑战
哈尔滨群力公园是我国较早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雨水湿地公园,它位于哈尔滨市的东部新城-群力。2006年群力新区开始建设,总占地2733hm2。在接下来的13-15年里,将有3200万m2的建筑全部建成,约30万人将在这里居住。仅有16.4%的城市土地被规划为永久的绿色空间,原先大部分的平坦地将被混凝土覆盖。
2009 年,受当地政府委托,土人设计承担了这个新城中心一个主要公园的设计,占地34.2hm2,原为一块被保护的区域湿地。受周边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发展的影响,湿地面临着严重威胁。公园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场地所在地区年降水量为567mm,60%-70%集中在夏季,历史上该地洪涝频繁(俞孔坚,2013),公园的设计要能够应对这一问题;二是公园所在地原为一块受保护的自然湿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该湿地面积逐年缩减、生境退化,湿地景观面临消失的局面。
在群力公园的设计中,“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的全面应用改变了为保护而保护的单一目标,而是从解决城市问题出发,利用城市雨洪,将公园转化为城市雨洪公园,让自然湿地成为城市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从而为城市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它可以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经过湿地净化后的雨水补充地下水含水层;受雨水的侵润,可以使茂盛的乡土生境在城市中央繁衍;同时,通过巧妙设计,雨洪公园可以成为市民休憩的良好去处,并带动城市的发展。
2绿色海绵体设计策略
a. 雨洪淹没分析与集水-汇水区规划
经过雨洪淹没分析,明确场地降雨径流过程所需的关键性空间格局即雨洪安全格局,基于此建立湿地系统的圈层保护模式,在现状场地核心区(原生湿地)与外围城市建成区之间建立缓冲区(人工湿地),达到对外界不良生态干扰的屏蔽,以及对场地内部原生湿地的保护和过渡。并为下一步湿地系统生境营造和恢复奠定基础。
基于水量平衡计算,可以明确城市集水区面积、汇水湿地规模以及布局,确定整体雨水利用方案。占地34公顷的群力公园可以作为340公顷新城集水区域的低洼汇水区域。整个区域雨水收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湿地公园场地本身的雨水收集,汇水面积为约30公顷;另一部分为湿地公园北部待建用地的雨水收集,包括北部规划的文化娱乐及居住用地雨水和与公园场地相连的道路雨水的收集,汇水面积为约为15公顷。同时,通过与市政的排水雨水管道的结合,将方圆十倍于场地面积的建成区雨水,也汇入公园。湿地公园场地本身收集的雨水直接利用于场地内部的原生湿地和外围的人工湿地,当雨水量大时,收集到的雨水会随着场地的设计地势由外流向内,最终流入大面积的原生湿地区域。湿地公园北部待建用地收集的雨水,通过收集管网汇集于地下的蓄水装置,再由此连通环绕湿地公园外围的地下环形管道;外围的环形管道通过支管连接人工湿地泡,同时人工湿地泡之间,也设置有连通管,实现雨水由场地外侧向场地内部收集的汇水过程;收集的雨水直接利用于人工湿地当中,当雨水量大时,雨水会随地势由人工湿地流向内部原生湿地区域,以此达到雨水的充分利用。
b.原生湿地系统保护
保留湿地现状的基本植物群落特征、场地内的原有水域及中心埂道,在恢复设计中加以保护及利用,在湿地生态建设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场地现状的改动,以形成湿地景观的原生性、记忆性。水是湿地的根本,湿地生态系统依赖于水文循环和水流的动力学机制,水量的恢复及水源的保证是湿地生态系统建立的基本条件。因此以场地现状地表径流分析为依据,设计场地的三级淹没区域,建立湿地生态水网格局。保留原有水域,并在各级径流的汇流处形成放大的水域,根据水域生境的补水周期进行水量及补水频率调控。依据湿地生境的不同需求,在一级汇水区域上建造湿地的永久性水域、二三级淹没区设计半永久性的间歇水域。永久性水域和半永久性的间歇水域,其湿地生境恢复条件不一样。
c.“海绵地形”构建
在缓冲区采用填-挖方技术就地平衡土方,同时布置人工湿地系统和地形系统,一凹一凸,深浅不一,高低错落,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形成丰富的生境和体验空间。
人工湿地系统由众多的湿地泡组成。依据“边缘效应”的生态学原理,众多湿地泡有着比单一同等面积水域更丰富的生态效益。人工湿地有着较多的人为干预,通过人为的建造,容易形成良好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人工湿地的健康发展,将为内部的原生湿地带来丰富的物种资源与良好的环境状况,促使着内部原生湿地的良性恢复及健康发展。
地形系统位于原生湿地外围,与人工湿地一起构成外围景观的总体景观骨架,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层次,有效地在视线、噪音上削弱来自城市的影响。地形系统由众多的小地形组成,与周边道路有3-4米不等的竖向高差,形成了从外围观赏湿地的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空间感,以及美丽的天际线;地形与地形之间相互围合,营造出多样变化的空间,让游赏于其中的人群感受不同的趣味空间,有着不同的空间体验;同时在局部地形泡上设计有观景平台,让人们高处的丛林中观赏原生的湿地景观。
d.“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系统是城市雨水进入原生湿地的过滤带。沿湿地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收集新城市区的雨水,使其经过水泡系统,沉淀和过滤后进入核心区的自然湿地。具有雨水净化功能的湿地泡集中在场地外围区域,分布于不同的空间台面上,依据场地高差的解决形式,有着由外围向内部汇水的功能原理;泡状湿地相比于同样面积的大水面会给场地带来更大的边缘效应、隔离效应和生态效益,为水体净化、多种鸟类和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多层台面上的湿地泡依据水量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植物群落以净化雨水,有旱生植物群落、旱生+湿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从而形成一个多种植物生境的湿地系统。
除去较大的雨水净化设施,在项目场地与城市交接的边缘处设计有2m宽的砂砾带,它不仅是散步、慢跑、健身的场所,同时可以有效净化流往湿地内部的水流。
e.多类型生境修复
原生湿地系统保护和人工湿地系统建设时,已经基于径流分析、淹没分析和水量分配开启了整个湿地生境系统的自我修复过程。在整体湿地系统和环境基础构建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生物生境营造和修复策略。
f.游憩空间营造
在人工湿地系统与地形系统之上架设环跨场地外围的空中栈桥,形成科普游览的路线。空中栈桥联系着两处观景塔、六个主题观景盒及多处湿地观景台,形成丰富的空中体验廊道。空中栈桥设置在场地外围,有效地控制了观赏原生湿地的进入尺度,形成了湿地公园的观景界线。空中栈桥架空于场地之上,时而穿行于地形泡的丛林中,时而置身于湿地泡之上,形成从各个角度观看湿地的空中连续景观走廊;同时,空中栈桥具有湿地公园进行科普游览教育的功能,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了解并认识湿地;观景塔分别位于场地的西北角东南角,是湿地公园的标志性构筑物,为人们提供了观看原生湿地景观的最高视点,俯瞰内部湿地,同时可以用于科学监测与观察;观景盒分别以芦苇、泥土、石材、木材、钢材、砖为原料,取自场地及地方特色元素,以展现湿地公园的地方精神,景观盒均架于地形之上,顺地形缓坡走势方向向内部湿地延伸,形成线性的观景廊道;观景台是在空中栈桥的转折处放大形成的三角形场地,有廊架、坐凳两种形式,是提供观赏人群的休息平台,廊架观景台位于地形泡之上,由于地形上的密林空间是场地具有一定的幽静感,是人们安静休息的观赏场所;坐凳观景台置于湿地泡之上,环境开敞,形成开放式的观赏空间。
3建成后效益与评价
a生态效益
群力雨洪公园的设计,一方面将城市消化不了的雨水引入公园,让自然做功,承接雨水,以减轻洪涝灾害,同时,过滤和净化城市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接纳的雨水滋养了湿地,使湿地重现昔日风采。项目建成后,直接消纳123hm2范围内的雨水,同时,通过与局部市政排水管道相接,有效地消纳方圆300hm2里范围内的雨水。极端暴雨情况下,可以收集0.86hm2至48.92hm2范围的雨水。正常条件和最大蓄水条件下蓄滞雨水的能力分别为71905.85m³和137674.64m³(李雅,2013)。
b社会效益
公园管理简单,但植被不断丰富,2012年回访调查发现,附近居民摘野菜,孩童观察小动物和植物、戏水、聚会、摄影等活动自发产生。共有196位使用者展开访谈,其中,对公园整体环境的评价“世外桃源”、“亲近自然”、“人工痕迹少”、“野趣”、“空气好”等词常被提及。运动健身活动的场地需求较为明显,且工作日休息日各时段的活动需求较为稳定。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周围居民运动健身的最佳场地。
群力湿地公园开放后,不仅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参观考察学习的重要场地。仅2012年4至7月,共接待领导考察9次。同时调研当月平均每周接待30—40人的社会团体参观考察,其中以哈尔滨市的各大中小学为主。
c经济效益
雨洪公园的经济效益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用不同于常规市政工程的方法解决城市内涝,用10%的城市用地来作为低维护、低投入的绿色海绵体,可以有效解决雨涝问题,大大节约了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第二,海绵体本身具有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城市土地的效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而由于对雨水--“财水”的充分利用,使城市的绿化维护成本大大减少;第三,由于雨洪公园的建成,周边土地价值成倍提高,周边的房地产价格在建成前后翻了一倍(当然,房地产价格的飞涨不完全归功于该公园)。
所以,体现传统中国农业智慧的“四水归明堂,财水不外流,”在现代城市中,通过作为绿色海绵体的雨洪公园的营造,得到了发扬光大。
相关项目
杂志
-
Winners of the 5th Simon Architecture Prize
1 week ago
-
2024, The Year in …
1 week ago
-
Raising the (White) Bar
1 week ago
-
Architects Building Laws
1 week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