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社区活动中心
昆山, 中国
- 建筑师
- 缪朴
- 位置
- Qianjin Road at Sichang Road, 昆山, 中国
- 年份
- 2006
- 客户
- Kunshan Cit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 团队
- Pu Miao
- 辅助工种
-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将整个建筑包在一个简单几何形中的做法,比如像在所有立面上覆盖一层同质的“膜”或将建筑外形做成曲面的“blob”。正如其他西方时髦风格一样,国内对此也正在出现一批模仿者。这种风格当然是建筑师可以选择的处理手法之一。但我们在使用前应当先了解它与生俱来的问题。比 如说,整个建筑必然呈现为一个尺度超大但颜色,材料单一的实体。给人行道上的使用者以威严压逼的感觉。其次,覆盖建筑全部外表的“膜”(或网,幕墙等等)为了维护它自己的同质与完整,必然要限制门、洞等的开启,从而拒绝了人在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流动以及在建筑中同时使用室内外空间的可能。第三,这种手法 最好是用在极少数城市地标类型的项目上,而且周围必须有许多缓冲空间,否则就会产生因与贴近的城市文脉争斗而两败俱伤的感觉。顺便说一句,这一风格显然是两个西方建筑传统在今天的延续:将室内外空间截然分开的“绿地环绕城堡”模式,以及将建筑外貌处理成主要由面组成的“雕塑”模式。
Blob之类在近年中的流行,究其深层原因,还是由于今天的前卫建筑师们日益背离了早期“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把 自己的工作等同于变幻表面风格。而在西方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新颖风格所创造的商品利润份额日益增大。这又使前卫建筑师们急欲垄断这个市场。其所用的经营策略是建筑师明星化。设计策略则为自我孤立,以达到强调品牌独特性的目的。比如像有意地制造出一些不太适用的,给人冰冷,敌意,以至危险感的环境形式, 以提醒消费者他们所购买的是不必遵守日用商品规则的“奢侈品”。针对国内对这些“酷”风格的吹捧,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人的日常感情,比如像人在建筑中普遍 期望的安定感与庇护感“过时”了吗?我与合作者在最近几年中做了一系列实验,其目的就在于探索另一条路,一条主要是通过感动而不是震动人的创新之路。以下介绍的昆山康居社区活动中心是其中一例。
在江苏省昆山市的西郊,一个占地80余公顷,人口3万的康居小区正逐步成形,将主要用来安置因城市改造而迁移的老城居民。在小区的中心地带规划了商业设施及一个社区公园。康居公园占地约3.3公顷,西边与商场为邻,东、北两面与住宅区相通。在公园中心的小广场北面规划了一个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的茶室,同时可用于各种小型社团的活动。建筑周围现有的景观包括小广场东侧的半圆形水池,以及从公园南面主入口延伸过来的一片湿地及一条木栈道。
人在休息时最喜欢自己能受到保护但同时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观察其他人或空间。英国景观理论家杰伊•阿普尔顿在他的《风景的体验》(1975)一书中对这个人人都能领会但又说不清的感觉做了深入的分析。阿普尔顿的有“视野”的“庇护所”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这一空间的外表应是布满孔洞空隙的,暗示人到处都可以进入藏身,同时也可随时自内向外观望。康居社区中心位于公园正中,又是园中唯一一栋建筑,很自然地成为从四方过来的人流的歇脚之地。这决定了该建筑的各个面都应具有“从林”或“蜂窝”状的外观,以显示对居民的接纳欢迎。这与本文开首所说的用一张“膜”来隔断建筑与周围环境交流的时髦做法正好相反。
康居社区中心的使用者将是三五成群的附近居民,来这里打牌,下棋,聊天。所以,对每一个群体以至个人来说,建筑内部都最好也能提供一个有“视野”的“庇护 所”。经验告诉我们,有庇护感的室内空间总是含有许多可让人们凭靠的边界和角落,从而满足人在公共场所中希望为自己划出一个领域的心理需求。上海城隍庙湖 心亭茶室含有多重转折的外墙并将窗台做成可坐的“美人靠”,就是为了创造更多靠边角座位的佳例。康居社区中心因此被设计成一个由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L或锯齿形状单体组成的建筑。这不仅在一个小建筑中产生了二十多个转角,增加了外围边界的长度,所形成的隔断的或半隔断的空间也成了大量小团体可占领的“房间”。为了强调房间中的每个转角都是一个个人的领域,我们还试验了转角无柱的独特结构体系。
为了创造让人可以观察探索的“视野”,社区中心的所有房间都开向多种室外景观。其中不少房间面对建筑东南面的湿地,西南面的半圆形水池及其他公园中的绿化。本 工程的部分屋顶并被设计成绿化屋面,为二层面向对应角度的房间提供了景观。我们在建筑形体组合上还有意创造了三个内庭院,人们必须通过狭窄通道或从天桥、 过街楼下面穿过才能进入。同时,建筑群内各个单体的外墙均为布满密集窗框的玻璃幕墙,部分玻璃并做成半透明。通过以上的空间布局及界面处理,产生了一些半 隐半显的“悬念”空间。使人们无论是在建筑内外,都可以不时透过一个尺度不大的开口或重重互相局部遮掩的隔断,看到远处某个院落或房间的一角,从而在使用 者心中激起对看不到部分的神秘感。
除了上述的中心设计概念以外,我们还继续试验了将室内 外空间配对服务于每个主要建筑功能的概念。在近距离内可以同时得到室内环境的方便舒适,又能享受室外微风花影的自然气氛,是我国传统建筑在创造宜人环境上的宝贵遗产之一,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能是由于文化及气候的原因,西欧建筑传统从来就忽视这一空间布局,而更倾向于将基地上的所有室内空间集中成 一个被绿地环绕的实体。因此,如何使用现代技术在多层建筑及高密度城市中重现室内外空间配对,是现代建筑在我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工程中,我们除 了在地面布置了多个庭院外,更利用在二、三层的屋顶设计了带遮阳花架的屋顶平台。无论是在哪个茶室中,人们都可以从室内移座到附近的室外环境中去。实际上 就是在三维空间中应用了四合院的概念。我们还注意到了在我国传统风景区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不是全封闭的室内空间,如亭榭,岩洞等。由于与室外联系方便, 它们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我们为此在本工程的南面中部结合下沉庭院设计了一处类似的半室外空间,在里面设置了刻有棋盘的石桌凳。
在立面设计上,我们试图在建筑的实体外表上体现一种所谓江南文化的精致与凝炼。这种感觉主要是通过三种尺度的线性构图(而非西方传统中的面构图)来实现的。首先,深灰色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勾画出了大尺度的基本框架,为此我们还试验了染色清水混凝土的新工艺。其次,黑色的铝窗框、遮阳百页、雨水管及本色清漆木花架 条提供了中间尺度的层次。铝窗的分割被有意向人体尺寸接近,因为我们认为“墙”的基本意义是为人提供保护。在需要保护的地方使用超大尺寸的玻璃是藐视人在 建筑中的基本期望,更不用说这样的幕墙不允许室内外的交流。最后,纤细的黑色钢栏杆以及不锈钢爬藤钢缆补充了细节上的层次。
发表
期刊《Domus》(意大利,中文版, 4/2008), 图书《建筑 07’ 06’ 05’ --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2006),《当代中国建筑地图》(2014)
相关项目
杂志
-
Winners of the 5th Simon Architecture Prize
1 week ago
-
2024, The Year in …
1 week ago
-
Raising the (White) Bar
1 week ago
-
Architects Building Laws
2 week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