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体景观设计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如何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设计一种亲水性的生态护岸,这需要设计者综合运用植物生态知识,水流动力学知识,以及工程技术,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性,特别是人与水,人与生物的微妙关系,以实现一个生态化的、人性化的、实用且美的护岸。本文以广东中山市岐江公园为例,介绍一种栈桥式亲水生态湖岸的设计。建成的效果与设计设想相一致,实现了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亲近人、生态和美的效果。
1场地现状与挑战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总面积10.3公顷,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设计强调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而岐江河又受海潮影响,日水位变化可达1.1米。公园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造船厂原有植被,进行城市土地的再利用,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反映工业化时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一系列公园的特色,其中生态性和亲水性是本公园主要特色之一。本文将主要介绍湖岸的生态性及亲水性的设计。
水位变化下的生态与亲水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湖水水位随岐江水位变化而变化;二是湖底有很深的淤泥,湖岸很不稳定。现状的情况是在高水位时,湖水近岸,岸上植被与水线相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这种高水位却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水位下降时,湖边淤泥出露,人也难以亲近。因此,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一个水位多变,地质结构很不稳定的情况下,设计一个植被葱郁的生态化的水陆边界,并使人能恒常地与水亲近,使水-生物-人得以在一个边缘生态环境中相融共生。同时,这个生态设计必须是美的,只有美的生态,才能唤起使用者的认同。面对以上问题,除了解决工程上的固土护岸问题外,本设计提出了三个基本目标:即亲水、生态和优美。
2设计策略:栈桥式亲水生态湖岸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本案例中尝试了栈桥式亲水湖岸的设计。具体做法有三点:
a.梯田式种植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湖底修筑3~4道档土墙,墙体顶部可分别在不同水位时掩没,墙体所围空间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种植台,它们在不同时段内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没。
b.临水栈桥:在此梯田式种植台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网状临水步行栈桥,它们也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高低错叠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和生物。同时,允许水流自由升落,而高挺的水际植物又可遮去挡墙及栈桥的架空部分。人行走其上恰如漂游于水面或植物丛中。
c.水际植物群落: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情况,选择乡土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植物群落带,所有植物均为野生乡土植物,使岐江公园成为多种乡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让远离自然、久居城市的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自然生态和野生植物之美。同时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使许多野生动物和昆虫也得以栖居、繁延。所选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3建成效果
初步的结果表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3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同时,精心选择的野生植物与花岗岩人工栈桥相结合,产生了脱俗之美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际群落的不断丰富和成熟,生物多样性将不断提高,生态、亲人和美学效果将更加显著。
同时,公园设计对南方雨水充沛及公园水位较高的特点缺乏充分考虑,致使公园局部排水系统不畅,部分绿地水分积聚过多而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现场调整后渴望改善;在公园其他地区的植物配置中,一些荫生植物因没能及时得到新载乔木的庇护,影响了观赏观赏效果,随着乔木层郁闭度的提高,乡土生物的多样性将日趋提高。